孕产期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
2011-12-10 9:17:48 来源:铁力市人民医院 浏览:83次

孕产期心理问题及预防措施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铁力市医院产科李秀兰

妊娠是女姓生命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事件,也是家庭生活的转折点,因此常给孕妇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和焦虑。妊娠不仅会引志孕妇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变化,孕妇的心理也会随着生理变化和对分娩的恐惧或期盼产生相应变化。

孕早期:随着妊娠的生理变化产生心理应激反应。

最重要的是孕妇自己能否接受妊娠或接受胎儿,以及其他重要的家人能否接受妊娠。

孕妇容易出现焦虑、抑郁、强迫、敌对、恐惧等心理健康问题。

孕中期:孕妇对妊娠导致的生理、心理变化逐渐适 应,情绪趋于稳定。

孕妇关注的焦点转向胎儿,孕妇幻想新生儿与自己家人的关系

孕晚期:孕妇的生理负担达高峰,心理负担加重。

孕妇对胎儿性别和有无出生缺陷的担心。

孕妇对即将面临的分娩时可能发生意外的压力,幻想还伴随担心、焦虑和害怕。

对产后工作及家人照顾等安排的担忧。

产褥期:当胎儿娩出后,由于产妇进入一个新的身心转变时期,生理上随着胎盘的娩出,亢进的神经内分泌要转为正常,而哺乳机能趋向活跃,在心理上对做母亲的期望和生儿还是育女的产前预期转为现实,所以,有人说产褥期是产妇的心理转变时期,生活及心理的转变,使产妇对各种生物、心理、社会的易感性提高,心身障碍的发生也增多,如处理不当,其心理障碍可影响今后的家庭生活、心身健康等,严重者甚至出现产后抑郁症

产后抑郁及产后抑郁症:

   产后忧郁定义:在产后1周内发生地情绪混乱,表现为失眠、哭泣、抑郁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对轻微的刺激有过度反应、情绪不稳定,但这些表现都较轻微而不严重,可以仅出现数小时至数天就消失。

   产后抑郁症定义:指产后3~6个月,最长在1年内有轻度或严重的抑郁表现,症状持续2周以上的患者。

诱发因素:

   生理因素内分泌变化,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,情绪变化。  

躯体方面产后健康状况差,身体疲劳,育儿、家务、失眠等。

心理因素流产史,死产,婴儿畸形,对分娩的恐惧、紧张,妊娠非所愿或存在矛盾心理,预期分娩和抚育的焦虑、压抑。

社会因素孩子的看护、经济困难、住房拥挤、婆媳不和、夫妻感情恶化、分娩过程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、产后服务不周等。

   :第一胎、年龄越大者、睡眠不佳者发生率高,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发生率高。

具体预防措施

    加强孕期的宣教。了解妊娠、分娩及产褥期正常生理变化,消除对分娩的担忧,树立分娩信心,以利产程顺利进行。

创造安静、舒适的环境。加强护理工作效率、治疗、护理时间要相对集中,减少不必要的打扰,落实好陪伴制度,特别是亲朋好友的探视,产妇需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。

争取良好的家庭氛围。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,有利于家庭各成员角色的获得,有利于建立多种亲情关系,家庭成员除在生活上关心、体贴产妇外,还要有同情心,倾听其倾诉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,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,消除苦闷心境,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,在家庭中家人心中的地位,有利于减轻产妇疼痛及产程顺利进行。

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,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,初为人母,对如何喂养好自己的孩子、如何正确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气质,往往感到十分困难,这时应主动与产妇交流,主动关心她们,尽量满足产妇合理要求,保持愉快的心情,教会她们护理孩子一般知识和技能,消除产母认为无能心态,运用母亲角色,关心、爱护、触摸婴儿,与她们情感交流,及时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,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,发挥哺乳母亲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的效应。

产科医务人员要关心产妇,操作动作轻柔,态度和蔼。要注意语言行为对产妇的影响。如对畸形胎儿、异常新生儿或死胎、死产的产妇,要寻求其家属的协助,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时机,给予暗示,逐步让产妇接受,以免突然得知不幸消息,造成精神上创伤及发生意外。

 

Copyright 2012 by 铁力市医疗服务共同体中心医院  黑ICP备16004621号-1